【徐秀军】 2018年中国主场外交前瞻
2018年四场主场外交以中国永久主场开幕和压轴,连接亚洲、欧亚和非洲大陆并面向世界,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四场主场外交将发挥中国的主场外交优势和相互之间的协同效应,并为党的十九大后中国开创外交工作新局面创造新的历史机遇。
2018年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开局之年,也是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全方位外交布局深入推进之年。在这一年中,中国将依次主办博鳌亚洲论坛、上海合作组织峰会、中非合作论坛和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等四场主场外交活动。如此密集的大型主场外交活动,既是中国综合实力和国际地位的重要反映,也为展现国家形象和进一步提升国际影响力提供了重要机会。
主场外交凸显中国元素
在功能上,主场外交对国家而言既有象征意义,也能够发挥实际效用。一般来说,主场外交的实际效用主要体现在议题设置、话语权、邀请权和利益交换权等四个方面优势来实现引导国际规则制定、传播外交理念和价值观、增加战略自由度和增加外交筹码等外交目标。作为主场,中国将充分利用主场外交平台向世界贡献中国方案、力量和智慧。
结合当前中国外交工作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和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战略目标,四场主场外交的中国元素将定位在充分展现中国提出和践行的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外交理念、和平发展道路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与此同时,在回顾改革开放40年来发展历史的基础上,中国将为世界各国应对共同面临的和平赤字、发展赤字与治理赤字等严峻挑战提供经验借鉴,并为中国全面深化改革、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营造良好的外部条件。具体来说,在国家、区域和全球三个层面上,四场主场外交将深化这些中国元素。
在国家发展层面上,中国将向世界展现改革开放40年来取得的巨大发展成就,倡导共同发展理念,夯实世界各国共同发展的坚实基础。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深刻总结40年来改革开放经验教训、借助各种外交平台宣扬中国改革开放巨大成就是今年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重头戏,也是进一步增强中国模式和中国道路的国际吸引力和感召力的重要途径。在四场主场外交的各项活动中,在主场外交的主场以及其他适当场合展示中国改革开放和促进世界各国共同发展所取得的成就,同时举办学术研讨、智库论坛、企业家对话、青年交流等丰富多彩的配套活动,有利于凝聚应对共同挑战和促进共同发展的共识。
在国际和区域合作层面上,中国将充分展现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基本内涵,也将回应各方利益关切,着眼解决双边和区域面临的实际问题。与“你输我赢、赢者通吃”的传统大国外交不同,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旨在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此基础上,积极回应各国在政治互信、经济合作、区域安全等利益关切,并将考虑亚洲、非洲和欧亚等地区对中国在解决共同面临的国际和区域问题上的期待,充分彰显新时代习近平外交思想的先进性和实践性以及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务实性。
在全球治理层面上,中国将充分展现推进全球化和参与全球治理的坚强决心,并将推动形成广泛共识,塑造全球化深入发展的新动能。在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开幕式的主旨演讲中,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指出,过去数十年,国际经济力量对比深刻演变,而全球治理体系未能反映新格局,代表性和包容性很不够。长期以来,中国坚持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均平等参与决策、享受权利、履行义务,并赋予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更多代表性和发言权。在四场外交主场活动中,中国将着力倡导正确义利观,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将“一带一路”打造成塑造全球化和全球治理新动力的平台,为世界经济和国际和平贡献新的智慧。
博鳌亚洲论坛:发出中国强音
博鳌亚洲论坛的永久会址设在海南博鳌。作为一个非官方、非盈利、定期、定址、开放性的国际会议组织,博鳌亚洲论坛的宗旨是立足亚洲,面向世界,促进和深化本地区内和本地区与世界其他地区间的经济交流、协调与合作。博鳌亚洲论坛年会是一个彰显今年主场外交中国元素、发出响亮中国声音的重要平台。同时,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及相关配套活动还能够为政府、企业及专家学者等提供一个共商经济、社会、环境及其他相关问题的高层对话平台。
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是党的十九大后首场主场外交,同时年会的举行正值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作为今年主场外交的开局,办好博鳌亚洲论坛年会意义重大。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的主题为“开放创新的亚洲,繁荣发展的世界”。围绕这一主题,2018年年会拟设置“全球化与一带一路”、“开放的亚洲”、“创新”、“改革再出发”四个板块,共60多场正式讨论,并将就粤港湾大湾区、雄安新区建设、生态文明战略等设置专题讨论。
在主论坛和分论坛,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全球化的新思路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等重大议题将是深化年会主题和贯穿各板块的主线。为亚洲乃至世界提供中国改革开放的经验、传播中国外交理念和价值观将是中国在这一主场上发出的时代最强音。
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发挥中国作用
上海合作组织是第一个在中国境内宣布成立并以中国城市命名的政府间国际组织。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八次会议是该组织扩员后的首次元首理事会会议。作为创始成员国和成员中的第一大经济体,中国对该组织的发展壮大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扩员后首任轮值主席国,本次峰会将担负推动组织建设和成员合作迈向新阶段的历史使命。
为此,中国将利用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平台发挥中国在促进成员互相信任与睦邻友好、加强成员各领域有效合作以及维护区域和平、安全与稳定等方面的重大影响力。在继续弘扬以“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联合发展”为基本内容的“上海精神”的同时,塑造新时期上海合作组织的合作理念和框架,在政治、经济、安全、人文、对外交往、机制建设等方面提出一系列新的重要倡议和举措。
具体来说,包括与成员国商签长期睦邻友好合作条约未来5年实施纲要和打击“三股势力”——暴力恐怖势力、民族分裂势力和宗教极端势力的未来3年合作纲要;与成员国商签贸易便利化协定等文件,加强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下的经贸合作;举行网络反恐演习、防务合作论坛、文化艺术节、妇女论坛、职工技能大赛、青少年交流和媒体峰会等配套活动;倡议成立媒体合作机制、经济智库联盟和电子商务工商联盟;支持建立地方合作机制和实施人力资源合作计划等。
中非合作论坛:展现中国责任
中非合作论坛是中国和非洲国家开展集体对话、深化互利合作的重要渠道,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成效最好的南南合作平台。中非合作是一条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坚决摒弃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走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体现了中方支持扩大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的一贯立场,在国际社会展现了中国负责任大国形象。
2018年召开的中非合作论坛是既2006年北京峰会和2015年约翰内斯堡峰会后的又一次最高规格的中非领导人会议。2018年也正值2015年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同非方重点实施“十大合作计划”的收官之年,是中非关系发展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此次会议的成功举行对中国发展与非洲乃至发展中国家的伙伴关系都具有标杆性的意义。
在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上,中非双方将全面总结2015年习近平主席宣布的未来3年同非方重点实施的涉及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基础设施、金融、绿色发展、贸易和投资便利化、减贫惠民、公共卫生、人文、和平与安全等领域的“十大合作计划”,并在此基础上滚动推出新的3年合作计划。与此同时,双方将深入推动“一带一路”同非盟《2063年议程》的对接,同卢旺达“2020远景”等非洲各国发展战略相对接,并结合非洲国家的具体需求大力推进中非产能合作和产业转移,推出若干具有示范作用的重大项目。此外,中方将宣布新的资金支持计划,着力支持非洲解决基础设施滞后、人才不足、资金短缺等问题。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凸显中国贡献
2017 年5月,习近平主席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宣布,中国将从2018年起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举办国际进口博览会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推进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是中国坚定支持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全球化、主动向世界开放市场的重大举措,凸显了中国贸易大国地位,体现了对外开放的坚定决心。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是新时代中国倾力打造的又一个永久外交主场。作为进口博览会的奠基之作,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成功举办意义重大,必须办成国际一流的博览会,赢得国际社会的高度赞誉和热烈响应。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既要为新时代对外开放事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也要为促进全球贸易和世界经济增长、促进经济全球化进程再平衡作出中国贡献。
中国是全球第一人口大国,第二大经济体、第二大进口国和消费国,中国的消费和进口增长空间巨大。未来五年,中国将进口超过10万亿美元的商品和服务,中国大市场将为世界各国企业提供历史性的发展机遇。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便是外国企业对接中国市场的桥梁,是为世界经济发展贡献中国力量的积极行动。
总之,2018年四场主场外交以中国永久主场开幕和压轴,连接亚洲、欧亚和非洲大陆并面向世界,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四场主场外交将发挥中国的主场外交优势和相互之间的协同效应,并为党的十九大后中国开创外交工作新局面创造新的历史机遇。
(原载《财经国家周刊》,2018年第4期。)
延伸阅读:
欢迎关注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微信公众号,请微信搜索“iwepcass”或“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发文章不代表作者所在机构的观点。